【资料图】
1、原理是紫外线波长在240~280nm范围内最具杀伤力。
2、容易破坏细菌病毒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3、尤其在波长为253.7时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最强。
4、此波段与微生物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的紫外线吸收和光化学敏感性范围重合。
5、所以这时候杀菌效果最好。
6、扩展资料①近年,由于大功率超高功率低气压UV放电管开发的进展,以及随着微电子等产品的超微细化,在微电子、超精密器件等产品的制造过程中,由短波长紫外线及其产生的臭氧对其产品的表面进行超精密清洗或改善其表面的接着性。
7、②紫外线为波长介于16-397nm的电磁波,TOC降解仪其光子能量较低,不足以使原子或分子电离,故属非电离辐。
8、根据波长可将紫外线分为A波、B波、C波和真空紫外线。
9、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紫外线杀菌”。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关键词: